四大行一季度不良貸款小幅反彈 工行營收負增長近4%
- 2020-04-30 15:40:00
- 五月 轉貼
- 3224
4月29日,隨著 中國銀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,四大行一季度業績出齊。
受疫情影響,一季度國有大行業績呈現 貸款投放力度加大、流動性充裕、不良貸款上升等特點。不過,整體看,一季度四大行主要財務指標表現平穩,凈利潤繼續保持小幅正增長;但營業收入分化較大,建設銀行一季度營收2093.95億元,同比大增近12%,為四大行之首, 工行一季度營收則出現同比負增長3.62%,為2269.79億元。
貸款投放力度加大
疫情沖擊下,今年一季度銀行業加大信貸投放以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復工,整個銀行業新增人民幣貸款超7萬億,大行是其中主力。
一季度,工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(不含應計利息)增加7546.02億元,增長4.50%,其中境內分行人民幣貸款增加6613.87億元,增長4.43%,制造業是信貸投放的重要領域。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,工行今年在全行開展“制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”活動,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業、戰略新興產業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,加大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。其中,為制造業設定了專項貸款規模。一季度,工行累計為制造業企業投放防疫優惠貸款超100億元,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累放融資約180億元。
建行一季度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較上年末增加9604.86億元,增長6.39%。其中,運用央行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,累計為境內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發放貸款969億元。
中行客戶貸款比上年末增加7353.21億元,增長5.63%。其中,境內機構人民幣貸款較上年末增加4785.02億元,增長4.75%。
農行發放貸款和墊款較上年末增加7779.11億元,增速5.82%。截至3月末,累計向央行名單內防疫企業新增貸款投放274億元。出臺為企業解憂紓困的16條措施,在同業首家推出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專項融資產品組合貸款“復工貸”。截至3月末,累計支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133.93萬戶,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11844.85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2037.06億元,成為首家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大型商業銀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為應對疫情的沖擊,央行今年以來采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,已經出臺了超3.3萬億元的流動性支持,包括三次降準釋放了1.75萬億元的長期流動性,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,5000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。這為銀行體系帶來充足的流動性,金融機構同業存款隨之大幅攀升。
建行一季度存放同業款項較上年末大增70.3%,建行解釋稱,一季度流動性較為充裕,存放境內銀行定期存款較上年末增加。農行存放同業及其它金融機構款項也較上年末大增超60%。
不良貸款出現小幅反彈
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也反映在銀行不良資產出現反彈。今年一季度,多家大行不良資產不再“雙降”,而是出現不良貸款余額上升、不良率持平或小幅上升的新局面。
按照貸款質量五級分類,截至3月末,工行不良貸款余額比上年末增加99.16億元;不良貸款率1.43%,與上年末持平。建行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加135.37億元,不良貸款率1.42%,與上年末持平。農行不良貸款較上年末增加94.83億元,不良貸款率1.40%,與上年末持平。中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1.86個百分點。
不少業內人士分析,二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仍有望小幅增加,不過疫情對銀行資產質量沖擊可控,銀行抵御風險能力較強。特別是國有大行撥備覆蓋率遠高于監管要求,且一季度四大行撥備覆蓋率均進一步提升。
近期國常會決定,將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階段性下調20個百分點,釋放更多信貸資源,提高服務小微企業能力。目前銀行撥備覆蓋率的最低監管要求是在120%~150%。具體水平根據銀行貸款分類準確性、處置不良貸款主動性和資本充足性等情況確定。此次階段性下調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20個百分點后,最低監管要求將在100%~130%。
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,理論上講,只要銀行不良貸款暴露充分,撥備覆蓋率100%就足夠了。近年來,隨著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加強真實不良暴露,以及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,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已經明顯縮小。在經濟下行期,適度降低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,體現了逆周期監管的導向。適當降低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要求,理論上講可以降低銀行的成本,增厚銀行的利潤,釋放一部分撥備也可用來核銷不良資產。這對銀行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、風險抵御能力以及資產運用能力都有幫助。
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近日表示,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一些小微企業,餐飲、住宿等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上升相對較快,但這在預估范圍之內。第二季度和今后一段時間銀行不良貸款還會有一些上升,但是幅度不會太大。今年以來,銀行業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,一季度共處置不良4500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億元;銀行業有超6萬億撥備,抵御風險能力較強。
(來源: 證券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