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資租賃應重視風險管控 找準轉型路徑
- 2019-06-04 20:00:00
- 康海 轉貼
- 3091
根據在“中國裁判文書網”上查詢的已公開融資租賃合同糾紛的相關判決信息,2017年共檢索出11812份判決書,較2016年的7343份有較為明顯的增長。而自2018年以來,相關合同糾紛也已達2413件。
在行業有關租賃物保全、出租人損失認定等各項配套法律政策尚未完善的前提下,需要融資租賃公司夯實自身內功,做好全部風險管理環節的完善與優化。
當前,租賃機構面臨的風險較為復雜。
融資租賃企業面臨的風險大致有三類:監管不確定性風險、規范化風險以及與業務相關的信用風險、市場風險、流動性風險、操作風險等。
經過了10年的發展黃金期,對于現階段的融資租賃企業而言,統一監管后,行業將比之前更加規范,監管指標也會更豐富,因此,需十分重視規范化風險。
如何加強風險管理?
今后的融資租賃公司應做好做實真實資產,關注資本比例和杠桿率,調整名義或虛擬租賃資產,關注業務創新的風險,降低客戶集中度,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。
模式轉型當有道。毋庸置疑,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,行業中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國際化、專業化、差異化優勢的融資租賃公司,積極的政策導向也給予融資租賃行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但不可否認,現行的主流融資租賃模式存在諸多問題,如比拼規模、業務模式單一、同質化競爭、機構兩極分化嚴重、專業從業人員稀缺等。現有的融資租賃經營管理模式需要進行深度的創新與改革。
當前,融資租賃行業已站在了轉型的十字路口。在經濟增長方式發生轉變、新金融監管環境正在形成的背景下,融資租賃業如何把握“一帶一路”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等發展機遇,實現自身的創新與轉型,是當前業內正在探索的重要課題。
“轉型是一個漸進過程,需要一定的時間、勇氣、堅持以及承受‘陣痛’的決心。”中國融資租賃(西湖)論壇執行主席程東躍撰文表示,中國融資租賃業的經營模式應該是以創新為核心,實行垂直式、穿透式的經營模式。
如今,找準行業定位、轉變盈利方式、創新業務產品,走專業化、特色化經營之路,已被業內視為是融資租賃行業持續穩健發展的最佳選擇。
從成熟的租賃市場發展經驗來看,美國目前已由最初的“純租賃”、廠商租賃轉到一攬子的金融工具解決方案。行業專家認為,中國金融租賃還基本處于靠賺取利差來盈利的初級階段,未來應逐步擺脫單一的利差盈利模式,向多元化收入發展,從以利差為主要收入來源逐步向利差與資產管理要收益并存過渡;由資金(資產)收益向與投行、財務顧問收入并存過渡;由債權收益向與投資收益(租投結合)并存過渡;由持有資產向與流轉資產的收益并存過渡。
(來源:億租億評網)